2025年2月26日,正值特朗普第二任期执政满月之际,路透社/益普索发布了一项重要的民意调查结果,该民调显示,50%的美国受访者对特朗普上任首月的表现表示不满,而44%的受访者对其表现持认可态度,这一数据不仅揭示了美国社会对特朗普新政的复杂情绪,也预示着其执政道路上面临的诸多挑战,本文将详细分析特朗普上任首月的各项政策及其社会反响,探讨为何有半数美国受访者对特朗普的表现感到不满。
特朗普上任首月的政策举措
对内政策
1、行政令治国
特朗普一上台便迅速开启了“行政令治国”的模式,在短短三十天内,他签署了超过60条行政命令,涵盖了从性别定义到移民政策、从能源政策到人工智能发展的多个方面,这些行政令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内容激进,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争议。
2、政府改革
特朗普认为美国最大的敌人不在外部,而在内部,为此,他任命“第一兄弟”马斯克统领“政府效率部”(DOGE),负责关闭联邦机构、裁撤政府雇员、削减开支,并打击所谓的“深层政府”,这一举措引发了巨大的社会震动和法律诉讼,截至2月中旬,已有7.5万人自愿离职换取补偿,另有超过1万名公职人员被直接解雇。
3、移民政策
特朗普对非法移民持强硬立场,上任首日就宣布南部边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并启动了“史上最大规模驱逐计划”,他不仅要动用国防资金加速修建边境墙,还命令国土安全部移民和海关执法局大肆搜捕、关押非法移民,这一政策虽然巩固了保守派的基本盘,但也激化了与拉丁裔社群的矛盾。
4、能源政策
特朗普彻底抛弃了拜登的绿色新政,宣布美国进入“国家能源紧急状态”,并成立国家能源委员会,他撤销了电动车强制令,废止了清洁能源补贴,打出了一套“能源革命”的组合拳,他还启动了名为“星际之门”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计划,计划在美国建设一批数据中心,以支持AI产业发展。
对外政策
1、重拾关税大棒
特朗普深信“关税能解决一切问题”,希望用高关税逼迫其他国家在重要问题上做出让步,同时推动制造业向美国回流,他宣布对加拿大、墨西哥商品加征25%关税,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并对所有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收25%的关税,这些举措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税大战和贸易紧张局势。
2、领土扩张言论
特朗普上台后频频抛出扩张美国领土的惊人言论,从扬言“让加拿大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到鼓吹“收回巴拿马运河”,再到威胁“控制格陵兰岛”,这些言论不仅违反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也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不满和国际社会的震惊。
3、退群狂潮
特朗普上任首月几乎每天都有重大消息和惊人举动,其中就包括他宣布美国退出多个国际组织和协议的决定,这一“退群”狂潮不仅破坏了全球治理体系,也削弱了美国的国际影响力和盟友关系。
民众对特朗普政策的不满原因
党派鸿沟加剧社会割裂
特朗普的政策在共和党内部获得了广泛支持,但在民主党内部则遭到了强烈反对,这种党派鸿沟加剧了美国社会的割裂和极化现象,在移民政策问题上,50%的民众支持特朗普打击非法移民的强硬措施,但42%的受访者明确反对,这种分歧不仅体现在政策层面,也深刻影响了美国社会的共识和团结。
经济治理的认知错位
特朗普在经济治理方面的表现也引发了广泛争议,虽然41%的受访者认可其经济管理能力,但仅有34%的受访者赞同其应对通胀的举措,这种矛盾源于政策效果的滞后性,大规模减税虽然刺激了股市短期上扬,但联邦雇员裁员和关税政策已经导致部分产业股价下跌,普通民众尚未感受到政策红利,鸡蛋价格同比上涨18%等民生压力仍在持续,加剧了民众对经济治理的不满情绪。
马斯克效应的双刃剑
马斯克作为特朗普的亲密盟友和“政府效率部”的负责人,在裁撤联邦雇员和提升行政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改革措施也引发了法律诉讼和舆论争议,核安全管理局误裁事件就暴露了改革的粗放性,57%的民众对马斯克持负面看法,这折射出技术官僚与民众信任的断裂,这种信任危机不仅影响了马斯克个人的声誉和形象,也对特朗普政府的执政基础构成了潜在威胁。
国际孤立与未来风险
特朗普的对外政策引发了广泛的国际担忧和不满,G7国家中有63.9%的受访者认为“美国优先”将削弱同盟关系,德国和加拿大的担忧情绪更是高达66%,在贸易领域,71.4%的G7民众担忧美国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特朗普政府“毁约退群”的行为也破坏了全球秩序和治理体系,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和不满,这种国际孤立不仅削弱了美国的国际影响力和盟友关系,也增加了未来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特朗普上任首月的表现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争议,50%的美国受访者对其表现表示不满,这反映了美国社会对特朗普新政的复杂情绪和担忧,特朗普的政策举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其竞选承诺和执政目标,但也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和国际争议,特朗普政府需要更加谨慎地处理国内外事务,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协调,以缓解社会矛盾和国际紧张局势,美国社会也需要更加理性和客观地看待特朗普的政策举措和执政表现,共同推动美国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