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大银行对存量房贷利率进行批量调整,不少房贷借款人发现,尽管房贷利率有所下调,但最近一期的还款金额却并未减少,反而有所增加,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借款人纷纷表示不解,为何在利率下调的背景下,月供金额反而上升?对此,银行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回应和解释。
背景介绍
2023年10月25日,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等主要商业银行发布公告,宣布对存量房贷利率进行批量调整,此次调整涉及范围广泛,包括首套和二套房贷,甚至包括去年已经调整过加点幅度的存量房贷,根据公告,调整后,存量房贷利率将降至约3.55%,比当时的平均水平4.06%下降了约0.5个百分点,部分情况下甚至可能进一步降至3.35%。
这一调整预计惠及5000万户家庭、1.5亿人口,每年为家庭减少约1500亿元利息支出,以100万元、25年期的等额本息还款贷款为例,现行利率4.06%下,每月还款额约为5323元,调整后若降至3.55%,每月还款额将减少至5044元,每月减少约279元,每年可节省利息支出约5600元,若利率进一步降至3.35%,每月还款额将更低至4920元,每月减少403元,每年可节省利息支出约4836元。
借款人疑问
尽管利率下调带来了显著的利息节省,但不少借款人却发现,最近一期的还款金额并未减少,反而有所增加,顺德大良的王先生在查询银行手机APP最近一期的房贷还款金额时,发现原本应从7000元左右降低到6700多元的月供,却变成了7100多元,同样,上海的张先生也表示,在房贷利率调整前,每个月房贷扣款金额将近6000元,而调整后的第一个月却扣款10000元。
类似的情况并非个例,广州、重庆等地的多位借款人也反映,房贷利率下调后,下一期房贷还款额并未马上减少,反而略增,这一现象引发了借款人的广泛关注和疑问,为何在利率下调的背景下,月供金额反而上升?
银行回应
针对借款人的疑问,银行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回应和解释。
1、系统调整和分段计息
银行表示,在利率下调当日,会根据贷款的剩余本金、剩余期限、执行的新利率,参照银行业的等额本息还款原理重新计算还款额,由于利率变化发生在月中,因此需要单独计算调整后的首期应还利息,依据在当期时间内(标准为30天),调整前利率、调整后利率分别占用的天数,再结合贷款剩余本金进行分段计算相加。
这就会导致部分还款计划调整后,首期利息减少金额不能抵消新还款计划每月应还本金增加的借款人,出现首期还款额略增的现象,以一笔贷款为例,假设借款人原来每月的还款为5000元,其中利息为3000元,本金为2000元,如果利率下调,利息部分可能减少到2500元,但由于减少的利息并不足以抵消本金增加的部分,最终导致这笔贷款在首期还款时的总额上升到5200元。
2、还款方式影响
部分选择“按月等额本息”还款方式的客户,在利率调整后,首期还款额会有所增加,但从第二期起每月还款金额会减少,这是因为利率下调后,贷款还款总额是减少的,总贷款本金不变,利息总额减少,重新计算的还款额每月还本金将发生变化,因为客户贷款执行利率下降,首期本金归还速率加快,调整后首期归还的本金会增多。
3、系统问题和内部调整
针对部分借款人反映的月供大幅增加的情况,银行客服表示,这应该是系统问题,正在排查,年底通常是银行进行一些内部调整和优化的时段,这会导致某些贷款产品或还款额度的变化,特别是系统性调整,银行方面表示,会尽快解决系统问题,并确保后续还款金额的正确性。
银行业内人士分析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分析,房贷利率下调后月供增加的现象,主要是银行内部工作调整以及定价公式的重新制定所致,年底是银行进行内部调整和优化的重要时段,这会导致某些贷款产品或还款额度的变化,特别是系统性调整,可能会导致短期内还款额的变化,但长期来看,还款总额是减少的。
银行业内人士建议,借款人可以通过各家银行的APP查询今后的还款计划明细,和历史还款明细进行对比,就会了解到还款总金额确实是下降了的,王先生通过手机APP查询近三期还款计划了解到,确实从第二期开始,每月房贷的还款金额是6700多元,还款总金额和总利息数也出现了下降。
央行政策调整
央行此前还发布公告,取消房贷利率重定价周期最短为1年的限制,自2024年11月1日起,新签订合同的浮动利率房贷,与除房贷之外的其余浮动利率贷款保持一致,可由借贷双方自主协商确定重定价周期,这一政策调整将进一步增强房贷利率的灵活性和市场竞争力,有助于借款人更好地规划还款计划。
房贷利率下调后月供增加的现象,虽然引发了借款人的广泛关注和疑问,但银行方面已经给出了相应的回应和解释,通过系统调整和分段计息、还款方式的影响、系统问题和内部调整等多方面的因素,借款人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一现象的原因,随着银行系统的不断优化和政策调整的逐步落实,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家庭从中受益,享受到政策红利。
在房贷利率下调的背景下,借款人应密切关注还款计划的变化,及时与银行沟通,确保还款金额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也应合理规划家庭财务,减轻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