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今冬多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

facai888 保险产品 2024-10-30 60 0

随着冬季的脚步逐渐临近,人们开始关注今年冬季的气候状况,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组织召开了全国气候趋势会商会,经过分析研判,预计今年冬季(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将较常年同期偏高,这一预测引发了广泛关注,因为气温的变化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对农业、能源、交通等多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一、今冬气温总体趋势

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测,今年冬季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将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但气温变化的阶段性特征明显,前冬偏暖,后冬偏冷,内蒙古东部和西部、东北北部、华南大部、西南东南部、西北中东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其中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陕西西部、甘肃中部和东部、青海东北部和宁夏等地偏低1至2℃;而全国其余地区气温则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东北部、山东、河南东部、湖北东北部等地偏高1至2℃。

这一预测表明,尽管冬季整体气温偏高,但局部地区仍可能出现偏低的情况,且气温的冷暖起伏显著,发生过程性强降温的可能性大,人们在享受温暖冬季的同时,也需要做好应对突发降温的准备。

二、气温偏高对各地的影响

1. 北方地区

对于北方地区而言,气温偏高意味着冬季的寒冷天气可能相对减少,但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寒冷天气,根据预测,冬季东北中北部、内蒙古大部、西北地区中东部、新疆北部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强降雪过程,这些地区需要提前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特别是农业部门和交通部门,要加强对设施农业和畜牧业冻害、雪灾和大风灾害的防范,确保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

气温偏高也可能导致北方地区的降水偏少,进一步加剧干旱情况,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由于降水偏少,土壤湿度降低,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农民朋友们需要提前做好农田的排水和灌溉工作,确保冬季作物的正常生长。

2. 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同样受到气温偏高的影响,预计今冬西南地区东南部、华中西南部、华南西部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和雨雪冰冻天气,这些地区需要提前做好冬季能源调配工作,确保生产生活用电和供暖保障,低温雨雪天气对输电线路、能源运输等可能造成较大影响,相关部门需要加强设备维护,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

气温偏高还可能导致南方地区的降水分布不均,在江苏东南部、上海、浙江东北部和海南等地,由于降水偏多,需要防范低温雨雪灾害对交通、能源、电力等的不利影响,这些地区需要加强公路、铁路、机场等疏导和应急管理工作,确保交通的畅通无阻。

3. 森林草原防火

气温偏高加上秋季干燥多风,使得华东南部、华中南部、云南西部等地降水偏少,存在气象干旱发生或发展风险,这些地区的森林草原火险等级高,需要加强防火工作,相关部门应提前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及城镇防火的准备,加强火源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气温偏高对农业的影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气温的变化对农业生产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今冬气温偏高,对农业生产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气温偏高有利于冬季作物的生长,在温暖的冬季,作物能够继续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特别是在南方地区,冬季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蔬菜、水果等作物的生长和收获。

气温偏高也可能导致干旱和病虫害的频发,在北方地区,由于降水偏少,土壤湿度降低,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高温干旱还容易发生病毒病,导致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在南方地区,虽然降水偏多,但降水分布不均也可能导致局部地区的干旱和洪涝灾害。

农民朋友们需要提前做好农田的排水和灌溉工作,确保冬季作物的正常生长,也要关注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提前做好防治工作,通过科学的肥水管理、合理的种植结构和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和产量。

四、气温偏高对能源和交通的影响

气温偏高对能源和交通领域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能源方面,由于冬季气温偏高,人们对供暖的需求可能相对减少,但局部地区的强降温和强降雪过程仍可能导致能源需求的激增,相关部门需要提前做好能源调配工作,确保供暖用电的稳定供应。

在交通方面,气温偏高可能导致道路融雪速度加快,对交通出行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强降雪和低温天气可能导致道路结冰和能见度降低,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交通部门需要加强公路、铁路、机场等疏导和应急管理工作,确保交通的畅通无阻。

五、应对气温偏高的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