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国挟俄自重,欧洲还能脱困吗?

今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周期性萎缩,所有的制造业大国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大量的产能过剩导致了制造业举步维艰,消费市场萎缩后,全球外贸市场的争夺越来越紧张,美国开始以国际货币的优势收割全球市场的财富,所以今年传统的工业大国都过得相对比较难。

我们虽然经受着产业升级和产能过剩的阵痛,但是只要坚持正确的路线,未来还是一片光明。如今放眼全球,最困难的其实还是欧洲大陆的几个大国,俄罗斯就不用说了,自从九年前在克里米亚点火开始,多年来一直被西方世界所抵制,在进出口贸易上大受打击。

而欧洲的几个强国日子也不好过,受困于能源和原材料危机,传统工业大国德国同样面临着工业竞争力极速下滑的情况,而法国因为人口颜色逐渐加深的原因,国内危机四伏。另一个工业大国瑞典,同样也被激化了国内矛盾,社会问题严重,犯罪率攀升,显然高福利国家的形势也不容乐观。

除俄罗斯外的欧洲的困境,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军事和国防安全不由自己控制,整个西欧各国,除了英法还具备一定的武装打击实力之外,其他各国的军事实力甚至都不足以应付一次小规模的局部冲突。整个欧洲的安全,长期以来都过度依赖北约,也就是欧洲的经济强国们,不用花高成本养一支规模宏大的军队,只需要通过每年向北约交会费(保护费)的方式,就可以得到北约的保护。而北约,就是一个美国老大,英国老二的军事组织,早年是英美为了对抗苏联而创办的一个军事同盟,随着时代的发展,却承担起了新的历史使命,特别是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后,其实北约的存在意义就已经不大了。

但是为什么北约不仅仅没有解散,而是不断东扩,从波兰扩到了波罗的海,再到如今已经吸纳了芬兰的加入,并在芬兰完成驻军,简直就是刀架到了俄罗斯的脖子上,在不考虑核平衡的情况下,想要剿灭北极熊,也就轻轻一挥便能一蹴而就的事儿。那就有一个问题了,以俄罗斯现在的实力,想要对外进攻西欧,基本上只存在理论的可能性了,那么为什么北约还会一直扩张呢?

这就要从二战之后的美国重建欧洲的马歇尔计划开始说起,使美国得以控制欧洲联盟的防务体系,毕竟自海洋时代到来之际,欧洲一直就是世界文明的中心,先后诞生了葡萄牙王国、西班牙王国、荷兰、法兰西、英国、德意志和奥匈这样的世界性超级大国,始终引领着世界。美国要想称霸全球,自然就会卸了欧洲列强手中的刀,将欧洲经济复苏,成为美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材料产地。

然而,欧洲大户们,当然不会俯首听命,他们想的是用美国的贷款完成重建,然后积蓄力量重现数百年的辉煌。所以,美国就要给西方世界树立一个强大的敌人,于是乎,本来还是盟友的美苏,突然就对立了起来,英美两国在全世界演讲,极力宣传意识形态的问题,然后就有了冷战和北约。

欧洲列国当时还是战乱之后的废墟,人口损失惨重、经济活动惨淡,自然是没有能力抵抗苏联的扩张的,对红色苏联的恐惧就此产生。面对美国和英国故意制造对立,苏联自然也不会无动于衷,于是也联合东欧的所有的社会主义签订了华沙条约,然后美苏对立自此形成。

然后,美国就名正言顺的将欧洲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上,再加上当时西欧地区大部分为平原和低矮丘陵地形,根本无力阻拦苏联的钢铁洪流的推进。所以,作为抵抗苏联强大装甲部队的最前线,欧洲列国不得不依赖美国的军事实力,来实现自保。为此,欧洲也献出了军事自主权,放开了领土和领空,允许美国驻军和部署军事设施。诚然,这一切为欧洲带来了冷战时期的和平,不过欧洲也为美国贡献了很多军费和贸易逆差,算是双方的一种默契。而为了确保欧洲不至于沦为美国的殖民地,欧洲也团结了起来,建立欧共体,后来发展成为欧盟,欧洲列强抱团取暖,毕竟欧洲列国中,除了德国没有条件建立军事体系,法国和意大利的军事实力并不弱,只要欧洲团结,那么美国再强也不敢轻动欧洲。

但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一切都变了,九十年代初华沙条约组织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按理说,美国就应该放下欧洲,将重心放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北约也没有理由继续存在了,毕竟苏联都没了,北约的存在也就没有了必要性。在这样的局势下,美国和英国为了那所谓的大陆均衡,于是立刻启动了应急攻关。北约迅速调整战略,以“全方位应付危机战略”取代“前沿防御战略”,通过北约东扩和推行“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竭力向中东欧和前苏地区拓展影响。

意思很简单,苏联不在了,但是世界仍然是个危机四伏的世界,欧洲不能北约,世界不能没有他美国。90年代初,欧洲各国面对突然崩溃的苏联,疯狂的吞咽苏联的政治经济遗产,各个吃得膘肥体壮,靠着这些巨大的财富,西方世界持续繁荣了许多年。

不过欧洲也不是傻子,苏联崩溃之后,并没有重新建立起一个崭新强大的大帝国,最强的俄罗斯搞了个经济休克疗法,让市场决定经济走向,结果顷刻间将自己玩残,苏联留下的大量国有资产就被俄罗斯政府贱卖给了寡头们,然后经济崩溃了。第二号的继承人乌克兰,作为当时的世界第三核大国,没有通过谈判,将核武器留为己用,也没有把核武器还给俄罗斯换取更多资源,而是听信美国忽悠,自断臂膀,主动销毁了自己的核武器,一颗也没有给自己留,然而西方世界并没有兑现事前的承诺,而乌克兰却因此失去了所有谈判的筹码。

而前苏联地区持续衰落之后,没有完全没有必要继续绑在美国战车上,每年缴纳巨额的会费来换取不存在的安全保护,所以为了让欧洲继续臣服和听命,美国则将俄罗斯树立成为一个强悍的假想敌,尽管俄罗斯已经虚弱得快要生活不能自理了,国内经济几乎崩盘,轻重工业被欧美的封锁而濒临崩溃,出口能源也因为油价和欧洲的抵制而中断,在切断了俄罗斯的油气资源供应之后,美国不仅制约了俄罗斯赖以生存的能源经济,更是含泪给欧洲提供了高价的页岩油资源,大赚而特赚。

而俄罗斯也是顺了美国的意,国内矛盾重重之下,那就积极参加外部战争,转移国内矛盾为国际矛盾,所以普京上台之后,先后发动了第二次车臣战争,还有格鲁吉亚战争,还有出兵叙利亚,吞并克里米亚,然后又发动了克里米亚战争。如此不顾一切的穷兵黩武,不仅仅是为了展现大国肌肉。

而俄罗斯此举,正中美国下怀,一个看似强大实则虚弱的俄罗斯,只要在美国的可控范围内,那就是对美国有好处的,所以美国通过宣传,漂亮国挟俄自重,欧洲还能脱困吗?将俄罗斯描绘成了一个横亘在东方的怪物,是一个随时会摧毁西欧的末日怪兽。再加上有俄罗斯不断向西方逼近的现实因素,所以西方不得不再次被美国绑在了前线,继续成为美国战舰上的水手。很显然,这是美国这么多年来,持续控制欧洲的重要一招,那就是挟俄自重。而欧洲因为没有足以匹敌俄罗斯的军事实力,也不得不忍痛吞下恶果,被美国的资本进行一遍遍收割。

那么失态发展到现在,各方基本上是名牌状态,那欧洲该如何脱困呢?

网络上很多博主表示,欧洲应该扩大和中国的贸易,这其实是很难说通的,中欧贸易一直都在有序进行,但是欧洲真正缺少的是能源和军事实力,而这两方面,中国都难以为欧洲解决。

对于能源问题,欧洲最好的方式就是用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管道,但是现在因为俄乌战争,东西方对立,再加上北溪管道被破坏,所以这条路走不通了。第二套方案就是用中东的能源,用波斯湾的天然气。然而因为叙利亚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卡塔尔的天然气没有办法通过管道运输到叙利亚,然后接通土耳其到欧洲,这条线路也陷入了僵局。

欧洲的能源危机,只能通过海运,从中东和美国购买,而海运成本远高于管道运输,再加上美国页岩气的开采成本本就高于中东和俄罗斯,所以价格更是居高不下,欧洲列国只能勉强支持。拥有北海油田的英国自然不用担心,但是依赖能源进口的德国、奥地利、匈牙利等工业国家,可就举步维艰了。

而对于军事问题,中国更是帮助不了欧洲,欧洲要想抵挡俄罗斯,说到底还是只能靠自己,不过现在德国作为二战战败过,在雅尔塔体系下,德国不可能再次拥有强悍的军力,所以欧洲失去了最强战斗力。而法国和意大利的军队,即使合力,也难以与军事大国相匹敌。当然这里的欧洲不包括英国,英国悬居海外,与欧洲若即若离,与美国的关系密切程度似乎都要超过欧洲。

不解决能源问题和军事安全问题,欧洲就没有办法独自挡住俄罗斯。欧洲能走的路,就是拉拢英国和土耳其,真正做到欧洲一体化,将俄罗斯堵在波罗的海和黑海内部,然后利用乌克兰等前独联体国家,将俄罗斯拖入泥潭。至于能源问题,在新能源出现之前,欧洲几乎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所以对于欧洲而言,还是尽可能的研发新兴氢能源,否则真的很难脱困,这也就是俄乌战争爆发后,尽管美国明着从欧洲提款,欧洲也只能听之任之,乖乖臣服并献上一切的原因。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